北京疫情——数据是不会骗人的

打磨除尘

据国家卫计委通报,11月22日0时至24时,北京新增388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098例无症状感染者,其中有290例社会面筛查人员。

从数据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来,不管是本土新增确诊病例,还是社会面筛查出的阳性患者,数字都还是在继续攀升,暂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。本周开始全市的学校已经转入了线上教学了,大多数企业已经在执行最低到岗率的防疫政策了。

朋友们,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11月22日北京疫情的数字分析,先看一下确诊数字前三名吧。

朝阳区,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7例.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24例.

通州区,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6例.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5例.

海淀区,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4例.,新增无症状感染120例。

从以上的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什么?朝阳区、海淀区、通州区,这三个区基本上囊括了北京70%的集中办公区域。互联网行业、技术开发区、科技创新企业集中区,基本上可以概括这三个区域的办公属性。另外,东城区在疫情排行榜也排名第四位,这又是为什么呢?因为很多传统的中小微型企业在东城区聚居,所以也造成了一定属性的人员密集度。

最后我们再看看西城区的疫情状况。

西城区,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例,新增无症状感染58例,在北京16个区县里排名第八位。竟然排在了密云和顺义之后,这又说明了什么?西城区是传统的老城区,更多是承载了居住、文化传承、旅游接待的区域任务。各种大型企业入驻率并不高,更多是土著居民,所以人员流动性相对低得多。在北京历次的疫情战役中,西城区基本上都不是疫情高发区。

说了这么多,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我的意思,人员流动性高,企业密集度高的区域是我们防疫的主战场。我们需要进一步地下调企业的最低到岗率,在保证各类企业可以正常经营的基础上,降低人员的流动性和聚集性。不用多,相信两周的时间,足够帮助政府和卫生部门把这次疫情有效地控制住。

一个擦身而过的15秒钟就可以传染很多人,再次还是请大家戴好口罩,即便是在户外活动也要科学佩戴。希望每一位朋友,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健康平稳地渡过本次疫情。

我的观点不一定对,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指正,目的只有一个,希望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可以更加谨慎地对待疫情,愿大家安康美满!

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,请关注我,我是周牡丹!

上一篇:
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