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手机电视在线看最火影视 https://www.shoujids.org
“自处超然,处人蔼然,有事斩然,无事澄然,得意淡然,失意泰然”。这是明朝学士崔铣在《听松堂语镜》一书中提出的“六然训”。其中所提及的“无事澄然,有事斩然”,意为无事之时,宁静安定;有事之际,果断坚决。广发基金新锐基金经理郑澄然的名字正是出自于此。
人如其名。在日常投资中,郑澄然学会摒弃市场杂音,尽可能保持内心平和;当大的投资拐点到来时,却又常能当机立断,操作果决。在其任职的两年多时间,郑澄然凭借优秀的回报率和较高的夏普比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可。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,其在管总规模已超过300亿元。
与大多数成长选手不同,郑澄然强调以周期的视角投资成长。“我属于非典型的成长投资选手。万物离不开周期,我希望通过捕捉供给侧结构优化的机会,进而把握成长周期的拐点。”郑澄然自称是偏保守的投资者,他将自己的方法论总结为“在成长性行业赚周期的钱”。
90后新锐如何脱颖而出
市场认识郑澄然,始于一场镁光灯下的王冠之战。
2020年,A股的结构性机会此起彼伏,基金业绩节节上涨。到当年11月时,孙迪和郑澄然共同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,与同期的另一只产品,年内收益都已超过100%,成为夺冠的热门之选。
2020年12月中旬,另外一只产品的收益追平广发高端制造,基金冠军争夺战进入胶着时刻,整个投资圈都给予了高度关注。尤其是刚刚掌管资金不久的90后郑澄然,更是吸引了市场的无数目光。
2015年在北京大学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后,郑澄然加入广发基金担任研究员。短短几年间,即在自己主攻的新能源领域,挖掘出了诸多牛股,得到了刘格菘等知名基金经理的认可。2020年2月,他调入成长投资部,随后参与广发鑫享A、广发高端制造的管理。
一出场就技惊四座的90后,给这场冠军争夺战增添了看点。然而,颇具戏剧性的是,郑澄然没有按常理出牌,他在这场争夺战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时进行了调仓,与年度冠军擦肩而过。
当年12月30日,郑澄然在《为何与冠军失之交臂?年内收益率130%!广发基金郑澄然:只赚认知范围内的钱,明年关注这个行业》的文章里讲述了调仓逻辑。郑澄然说,调仓的原因是相关标的阶段性涨幅较大,估值处于较高位置,投资胜率降低,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投资框架。
“坦率地说,心里没波动、不在乎排名肯定是假的,但是回过头来想,我个人相对比较理性,因为投资不是只做一年,也不是打一把游戏,这是一份职业。从感性的角度,当然会觉得有些遗憾,但稍微理性一点,其实也还好。”有舍有得,虽与冠军失之交臂,但郑澄然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,自己绝非风格激进的新人,而是“只赚认知范围内的钱”的理性选手。
此后的2021年,是市场风格轮换、结构极致分化的年份,但郑澄然管理的基金依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。这一年,沪深300指数跌幅超过5%,他参与管理的广发鑫享A、广发高端制造分别取得了35.62%、26.14%的收益。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,郑澄然在管总规模已超过300亿元。
非典型的成长投资者
郑澄然坚持的投资框架,可以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,即“在成长行业赚周期的钱”。他也因此自称为“非典型成长投资选手”。
“有些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,性格比较乐观,坚信投资成长股应该长期持有,陪伴企业一路成长为伟大的公司。而在我的投资框架里,万物皆有周期。”郑澄然表示,成长股,尤其是制造业的股票,都具有周期性。即便对于光伏、电动车这类长期成长空间大、成长速度快的行业,也无法回避其所具有的周期属性。因此他认为,最有效率的投资是“在成长行业中赚周期的钱”。
在这一判断下,从中观行业维度出发,捕捉供需变化拐点,成为郑澄然投资中最重要的切入点。其中,当行业供需关系发生阶段性变化,从“供过于求”变成“供不应求”时,龙头公司的业绩能够实现快速增长,市场往往也会给予较高的估值容忍度,形成“戴维斯双击”。这也是他最希望抓住的“产业趋势中最芬芳的阶段”。
与之相反,如果行业已经连续两三年保持需求的高速增长,大概率会有大量产业资本涌进供给端,行业从“供不应求”变成“供过于求”,继而引发阶段性产能过剩下的价格战,导致公司出现盈利和估值的双杀。当捕捉到这样的拐点信息,郑澄然会选择阶段性离场。
对于供需拐点的判断,郑澄然更为注重的是供给端:“有些成长股选手把握的是需求端的变化,比如说从景气度出发做投资。我相对更看重供给侧的变化,通过对行业的长期跟踪以增进认知深度,捕捉供给侧结构优化的机会,进而把握成长周期的拐点。”
基于这样的投资框架,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,郑澄然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、军工、化工等多个行业均有波段操作的投资案例。其中,最为经典的莫过于他在光伏板块上的几次精准出击。
2020年一季度,受全球疫情影响,光伏的下游需求一度遇冷。当时,广发基金成长投资部在小组会议上讨论:哪些资产在疫情过后的复苏进程中最为受益?彼时,部门负责人刘格菘提出一个假设,供给在中国、但需求面向全世界的龙头公司,将在全球复苏过程中显著受益,光伏90%的供给都在国内,是否符合这一投资逻辑?
郑澄然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肯定答复。他认为,受疫情影响,光伏产业的供给端已经完成一轮出清,而欧美推出了一系列的刺激计划,其中较大比例将投向新能源领域,光伏需求端将得到提振。因此,在供需两方面的因素叠加下,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。
沿着这一脉络,经过严谨的调研和讨论,广发基金旗下多只基金逆势布局光伏板块。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,当时由刘格菘和郑澄然共同管理的广发鑫享A的光伏持仓比例高达35.94%,远超成长风格同类产品2.73%的平均水平。
后来的市场表现印证了郑澄然的判断: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,不管是股价还是基本面,光伏行业都迎来了触底反弹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同类产品开始在2020年下半年陆续加仓的时候,郑澄然却在一轮大的行情过后果断减持止盈。
在光伏板块震荡调整的2021年上半年,郑澄然又“杀了个回马枪”。他判断,光伏的上游硅料价格一路飙升,但下游的装机数据却在超预期增长。光伏产业链的成本抗压能力较强,一旦上游价格在后期出现回落,需求和业绩的“反弹”力度会更强。基于这个逻辑,他在2021年持续加配光伏品种,广发鑫享A当年年末配置的光伏仓位一度逼近50%,这期间光伏产业指数的涨幅也位于市场前列。
近期,郑澄然再度表达了对于光伏板块的关注。一方面,全球光伏的装机需求仍然旺盛,欧洲、中国、美国、东南亚、南美等地区呈现全面开花态势。另一方面,上游硅料价格从去年年初到现在涨了5倍,但中游制造业表现出了很强的盈利韧性。从经济学常识的角度分析,任何一个产业存在暴利现象均是不可持续的,等硅料价格下行后,有望带来中下游制造业的盈利修复。
在周期中追随成长的力量
郑澄然的名字出自明朝学士崔铣的“六然训”,即“自处超然,处人蔼然,有事斩然,无事澄然,得意淡然,失意泰然”。
“无事澄然,有事斩然”,这句话的含义是没有事的时候,宁静安定;有事之际斩钉截铁,果断坚决。正如其名字所隐喻的那样,当大的投资拐点到来时,郑澄然通常能够当机立断,果断程度可见一斑。
“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身上所特有的锐度,另一方面则源于对基本面的深刻研究,郑澄然调仓时会很果断,绝不拖泥带水。”投资圈一位熟悉郑澄然的基金经理评价道。
看得准才敢于下重手。支撑郑澄然在投资中大开大合、高举高打的,是他对产业长周期趋势和阶段性变化的深度认知。
郑澄然坦言,对于新兴成长行业需求端的趋势,市场比较容易形成一致预期,关键还是在于供给端的研究。要想在供给端研究上有所积累,需要对行业进行长时间跟踪,定期回顾行业发生的事情,总结行业规律。只有深入了解行业演变的规律、竞争格局的特点、企业竞争力的体现,才能结合需求端的假设,去判断供给和需求模型下的拐点。
海通证券研报也指出,在板块集中、切换力度较大的表象背后,其实暗含了郑澄然对于中观行业的深度研究积累。复盘近两年大幅调仓的操作,他基本都是捕捉了成长行业的周期性拐点而进行左侧布局,在胜率较高的情况下出手。至于退出的时点,郑澄然倾向于在获取一轮“戴维斯双击”的较大涨幅后,提前止盈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偏好在周期拐点位置介入,郑澄然的持仓估值水平相对较低。
“我希望的是在成长行业赚周期的钱,赚取效率比较高的那一段,但是同时也要求高胜率。”郑澄然表示,估值水平和投资胜率在一定程度上负相关。估值低的情况下,胜率比较高。反之,当估值较高时,即使基本面趋势依然较强,也会受市场情绪或者风格因素的影响。因此,即使有时行业趋势还没到拐点,但估值已处相对高位,郑澄然也会适度减仓。
由于对估值和胜率有较高的要求,郑澄然管理的产品不仅能在进攻行情中体现出上涨弹性,在市场调整阶段的回撤程度亦低于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。
以广发鑫享A为例,海通证券数据显示,自郑澄然2020年5月20日任职以来,截至今年6月7日,该基金的年化收益为48.04%,相对业绩基准的年化超额收益为44.51%,均位于同类产品的前5%。作为成长风格产品,该基金展现出较好的风控能力,全区间最大回撤为32.08%,位于同类产品的前20%。因此,该产品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十分突出,收益回撤比和夏普比分别排名第13/1177和第10/1177.
当然,大的行业拐点一年可能也就1-2次。当市场缺乏这类机会时,郑澄然表示,他会自下而上挖掘一些个股作为补充,比如在稳定成长的行业中,如家电、机械等,寻找龙头公司布局。
如今郑澄然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300亿元。他说,规模增长之后,自己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和优化方法,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改变是,对于板块的确定性要求进一步提高,且时间维度放得更长。
“如果是短期一两个月的机会,胜率不高,我基本上不会参与。这是因为,对于规模较大的基金来说,如果胜率不高,会增加试错成本,对于组合收益可能会带来明显影响。”郑澄然说。
为了捕捉更多大级别的机会,除了光伏、电动车等优势领域,最近这两年,郑澄然按照供需研究框架,也在加强对TMT、化工、建材等行业的理解。
(文章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)
文章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